品鈦根據行業數據監測到:2021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45.7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8萬億元。真正的難題在后者,而這也是品鈦等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的擅長領域。
品鈦相關負責人表示,1000萬以上的小微貸目前仍是金融機構供給的主力——因為有抵押、周期長、風險利潤都相對可控。面對更下沉的小微客群包括個體工商戶,由于存在抵押品不足、信用資質差、信息不對稱、生命周期短等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目前還很難在短時間內高效的滿足他們的普惠金融需求。而通過與金融科技服務商的合作,發揮其在小微信貸的場景實戰經驗和技術優勢,能夠更好地幫助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進入到更下沉的市場,直擊普惠小微企業信貸難題。
2020年7月,品鈦為工商銀行提供的小微企業信貸解決方案順利交付,并已在實際業務中充分發揮效用。品鈦基于工商銀行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產品,為工商銀行提供智能信貸解決方案,協助其進一步完善小微普惠業務貸前、貸中、貸后環節的管理體系,提升和完善數據模型效果及業務決策能力,更科學、高效地服務廣大小微企業。
其實早在2016年,品鈦就開創了線上化數字化的小微企業智能信貸決策技術先河,圍繞獲客與風控兩大環節,基于電商、支付、企業財稅等場景打造面向小微企業的端到端的全流程智能信貸解決方案,并通過“數據+場景+技術”賦能銀行進行中小微客戶信貸業務數字化轉型,已幫助近8萬家小微企業解決了資金周轉需求。
在品鈦過往的服務場景中,普惠性質的小微企業占到絕大多數。比如品鈦與國內銀聯商務、收錢吧、百望云、微店等商業機構的合作,很多場景小的小微企業都是“夫妻店”形式的微貸,件均不過數萬。
品鈦還將小微信貸技術輸出到海外,為海外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小微智能信貸技術服務,合作案例包括澳大利亞數字銀行Judo Bank、金融服務機構Banjo等。
想要做到“能貸會貸”,并非一日一夕之功。小微企業貸款需在申請便利、擔保與否、額度大小,以及利率期限方面占據優勢,而這些又需建立在金融科技的能力之上。作為老牌的金融科技公司,品鈦或許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加穩健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