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早盤,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股價延續強勢,盤中漲近5%,達到429.9元,市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時也是創業板首家萬億市值公司。
回看過去,在經歷了持續2個月拉升后,截止今天,寧德時代反彈已經超過48%,重回價格高點。
這輪上漲究其原因,從寧德時代最近的消息可以看出端倪。
開辟新賽道 對鈉電池的豪賭
5月23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公司股東大會上透露,寧德時代將于今年7月左右發布鈉離子電池,在談及電池技術的發展趨勢時,曾毓群表示:“我們的技術在發展,鈉離子電池已經成熟了?!?/p>
基于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龍頭的市場地位,一個動作,對行業影響深刻。
鈉電池是一種以鈉離子為電荷載體的電池,通過鈉離子在正負極間插入和分離來實現電池的充放電。
與鋰電池相比,鈉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儲量更高、開采難度更低,原材料成本自然也就更低。此外,鈉電池在面對擠壓、穿刺等情景時的安全性也更好。這使得鈉電池開始廣泛研發應用。
受到寧德時代將推出鈉離子電池的影響,近期市場對鈉離子電池的關注度大增,隨著鈉電池慢慢的被廣泛應用,這將成為寧德時代一個新的增長點。
強悍的產業鏈體系
5月27日,市場消息顯示,寧德時代與子公司寧德凱欣簽訂了《物料供貨框架協議》,約定后者向寧德時代供應預計六氟磷酸鋰使用量為1.5萬噸的對應數量電解液產品,寧德時代預付產品貨款6.75億元。
5月28日,寧德時代子公司與中核鈦白共同出資,設立白銀中核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以推進光伏、風電、儲能等綜合智慧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
眾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車板塊中,中游的材料公司擁有較強議價能力。而大宗商品漲價,更進一步加強了材料廠商的議價能力,壓低下游動力電池廠商、整車制造主機廠利潤率。
而寧德時代已將商業觸手向上游延伸,提高供應鏈確定性。市場已有預期,認為寧德時代等電池廠商將開始爭奪中游材料廠商產能。此次寧德時代與上游簽署的2個協議,顯然僅僅是個開始。
另外,由于寧德時代此前可能沒有鎖定優質鋰供應鏈,導致原材料成本上漲,但公司采取措施,拓展技術路線,保證了自身對上下游議價能力穩定。
確定的市場機會
我國4月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大增,環比季節性小幅下降。2021年1~4月,我國新能源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75萬輛、7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57.5%、249.2%。4月,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6萬輛和20.6萬輛,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63.6和180.3%,環比分別增加0.1%、下降8.7%。
長期來看,實現碳達峰和實現碳中和,是中國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目標的提出,將能源、交通、汽車三大行業推到了一個關鍵位置上。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150萬輛,相較于20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2%。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總體上漲,必然致使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產品裝機量上升,利好公司業績。
回到寧德時代業績面上,公司2021Q1業績表現強勢,營收同比增長112.24%至191.67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52.74%至28.06億元;凈利潤增長158.99%至23.44億元。
市場預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10多年發展,即將進入成長期向成熟期發展階段,技術壁壘將進一步主導競爭力。在此情況下,資源將進一步向行業龍頭傾斜。
寧德時代依靠Q1獲得的利潤增長,進一步加大了技術研發投入,鞏固現有技術壁壘。2021Q1公司研發費用增長84.88%至11.81億元,目前占營收比重為6.16%。
作為好賽道的好選手,寧德時代乘著風口,再次迎來資金青睞。目前市場依然擁有充裕的資金,來支持各類金融資產的高估值。